茌平区打造全省最大秸秆综合利用基地,综合利用率突破95%

近年来,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,秸秆的综合利用成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。在山东省茌平区,这一理念得到了充分实践和推广,茌平区已成功建成全省最大的秸秆综合利用基地,综合利用率高达95%以上,为全国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了成功范例。
茌平区位于山东省西部,是传统的农业大区,每年产生大量的秸秆。过去,秸秆的处理方式主要是焚烧,不仅污染环境,还浪费了宝贵的资源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茌平区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新路径,通过政策引导、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,实现了秸秆的高效利用。
首先,茌平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措施。政府不仅对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给予资金支持,还简化审批流程,降低企业进入门槛。同时,茌平区还鼓励农民将秸秆交由企业进行综合利用,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。
其次,茌平区注重技术创新,引进了一批先进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。这些技术包括秸秆粉碎、秸秆纤维提取、秸秆生物发酵等,将秸秆转化为饲料、肥料、燃料等多种产品。通过技术创新,茌平区的秸秆综合利用率得到了显著提高。
此外,茌平区还积极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的延伸。在产业链上游,茌平区鼓励企业建设秸秆收集、储存、运输体系,确保秸秆资源得到有效利用。在产业链中游,茌平区支持企业研发秸秆深加工技术,提高产品附加值。在产业链下游,茌平区推动秸秆产品在农业、工业、能源等领域的应用,实现秸秆的综合利用。
目前,茌平区的秸秆综合利用基地已初具规模,形成了以秸秆饲料、秸秆肥料、秸秆燃料、秸秆纤维等为主的产业链。据统计,茌平区秸秆综合利用基地的综合利用率已超过95%,有效减少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,为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值得一提的是,茌平区在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,还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。一方面,秸秆综合利用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,提高土壤肥力,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。另一方面,秸秆综合利用带动了当地就业,增加了农民收入,实现了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。
总之,茌平区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取得的成果,为全国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了有益借鉴。未来,茌平区将继续加大投入,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,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、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