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/>

聊城14处公共体育场馆推出免费低收费政策 打造全民健身新格局

聊城新闻网 阅读:3 2025-05-16 12:00:42 评论:0

  

  为满足聊城市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,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近期公布了全市14处公共体育场馆的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。这一举措如同为城市注入了一股"运动活水",让更多市民能以低成本享受专业级健身设施,将健康生活理念融入日常。据统计,这些场馆覆盖城区及周边,相当于在聊城地图上均匀撒布了14个"健康加油站",单日更高可服务超万人次。

  政策背景:从全民健身到惠民实践

  在国家全民健身战略推动下,聊城市将公共体育服务列为重点民生工程。所谓"低免开放",即分时段免费与收费相结合的模式——好比健身房推出"体验卡",但由 *** 买单。具体表现为:工作日早间6-9点免费开放,周末延长至4小时免费时段,其余时间收费不超过市场价的30%。这种设计既保障场馆可持续运营,又让上班族、学生等不同群体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健身"时间窗口"。

  场馆分布:15分钟健身圈触手可及

  14处场馆形成覆盖全域的服务 *** ,包括市体育中心、东昌府区全民健身中心等标杆性场馆,以及大运河体育公园等特色场地。以聊城主城区为圆心,最远场馆车程不超过20分钟,相当于从市中心到高铁站的时间距离。值得注意的是,所有场馆均配备智能预约系统,市民通过"聊城体育云"平台可实时查看各场馆人流量,避免"扎堆健身"的尴尬。

  设施升级:专业场地走进百姓生活

  这些场馆多数承办过省级以上体育赛事,如今敞开大门服务大众。以聊城市体育馆为例,其木地板篮球场采用与CBA联赛同款材质,但单次使用费仅需10元,相当于两杯奶茶的价格。游泳馆则引入恒温净化系统,冬季水温保持在28℃左右,比普通商业泳池高出3-5度,对中老年健身者更为友好。场馆还特别增设社会体育指导员岗位,这些"健身管家"可提供基础动作指导,帮助市民科学使用器械。

  特殊群体关怀:全年龄段的健康守护

  政策特别关注"一老一小"需求。老年人凭身份证可享受晨练时段专属通道,儿童区配备防撞垫和迷你器械,如同为不同年龄段定制的"运动套装"。残障人士可通过无障碍通道直达场馆核心区,部分器械还加装了语音引导装置。市教体局工作人员介绍,这些细节改造累计投入超200万元,相当于新建半个标准足球场的费用。

  长效管理:惠民不停留在表面

  为确保政策落地,场馆实行"双监督"机制:市民扫码即可对服务质量打分,第三方机构每月进行设施安全评估。数据表明,政策实施三个月来,场馆平均利用率提升47%,相当于每天多接待3500人次。未来还将根据使用数据动态调整开放时段,比如考虑延长夏季晚间开放时间,让市民避开酷暑享受清凉健身。

  延伸服务:健身之外的增值体验

  部分场馆试点"体医结合"服务,市民在健身前后可免费测量血压、体脂等基础指标。东昌府区场馆更创新推出"运动处方"服务,由驻场医生开具个性化锻炼方案,这种"健身+健康"的模式如同为市民配备私人健康顾问。节假日期间,场馆还将组织羽毛球友谊赛、广场舞展演等社群活动,把单一的运动空间升级为社交平台。

  夜幕降临,聊城市体育中心的跑道在灯光下划出优美弧线。退休教师张阿姨正和姐妹们练习健身秧歌:"以前觉得专业场馆门槛高,现在成了我们第二个家。"这样的场景,正在14个场馆里同步上演。从政策出台到设施落地,从单一健身到综合服务,聊城正用实实在在的举措,让全民健身从口号变成可触摸的生活日常。
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聊城新闻网,集新闻、视听、民生服务于一体的综合门户,每日更新本地要闻、深度报道及便民资讯